必威体育

今天是:

国家教育部批准的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本科普通高校

学校奖助学金

一、培华奖学金

为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好学、不断进取,激励我校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特设立培华奖学金,分一、二、三等,奖励学业成绩突出的在校学生。每年10-11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配名额、制定评选依据并组织评定。

二、新生奖学金

第一志愿组A志愿填报我校的普通类考生,高考总分(不含各种政策性加分)达到一定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注册报到手续者,予以奖励,奖励标准为2000-40000元/生/年,具体以当年公布政策为准。

三、姜维之奖学金

为弘扬姜维之老校长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积极将“姜维之精神”融入到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值赋能。特设立姜维之奖学金,奖励在“姜维之班”创建工作中积极主动发挥作用的班级创建骨干。每年12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评选文件组织评审,奖励标准为2000元/生/年。

四、学科竞赛奖学金

为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赛促学,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特设置学科竞赛奖金,用以奖励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团队或个人。每年年底由教务管理中心对本年度获奖成果进行统计,次年3-4月份进行表彰并发放奖金,获奖个人及团队奖励标准为500-20000元/项/年。

五、外语考试奖学金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对外语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励我校广大同学积极报考并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外语等级相关考试,特设立外语考试奖学金,奖励在全国大学生外语等级考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设有大学生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奖学金、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奖学金、全国日本语能力测试1级。每学期根据教育部发布的考试结果发布评选通知,依据评定办法组织评选。

六、学业进步奖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激发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励勤奋学习、努力进步的学生,特设立学业进步奖,奖励每学期进步较大的学生。每学期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评选文件组织评定,为获奖学生颁发奖品和证书。

七、专升本奖学金

专升本志愿填报我校且被录取,录取成绩排名靠前,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注册报到手续的新生,予以奖励。

八、考研奖学金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励广大学生励志勤学,继续深造,特设立考研升学奖学金,奖励我校统招本科应届毕业生中已被(预)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学生。每年6-7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评选文件进行评定,奖励标准为3000-5000元/生/年。

九、学长奖学金

为了进一步发挥各类学长的服务、管理作用,充分调动学长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特设立学长奖学金,用以奖励在学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工作突出的学长。每年11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配名额、制定评选依据并组织评定,奖励标准为1000元/生/年。

十、力学奖学金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同时提升综合素质,特设立力学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团学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每年12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协同校团委根据评选文件组织评审,奖励标准为1000元/生/年。

十一、自强之星奖学金

为激励我校学生勤学励志,自立自强,特设立自强之星奖学金,用于奖励因家庭经济困难或身处逆境但自立自强,成绩突出,示范、引领、榜样作用明显的学生。每年12月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协同校团委根据评选文件组织评审。

十二、创新创业奖学金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用以奖励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在校大学生。每年11月由教务管理中心根据评选文件组织评审。

十三、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缓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自立能力,我校勤工助学活动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学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勤工助学,通过劳动取得报酬。

学校每个月会召开一次校内外勤工助学“双选会”,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岗位。

十四、“暖心档口”用餐补助

为进一步强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资助,学校在餐厅特设立“暖心档口”,每天午餐和晚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用餐补助,促使学生能安心求学、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十五、临时困难救助

为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发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应助尽助,特设立临时困难救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特殊性的经济困难,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